足协一刀切推进中超队名中性化,这样的方式好吗?
中国足协一刀切的政策,让很多球队无法接受。中国足协推进队名中性化的改革,初衷确实是好的。近年来,以北京人和为代表的“流浪球队”,伤害了球迷的感情,这样的俱乐部带有浓厚的商业化色彩,不利于俱乐部的持久稳定发展。此外,重庆力帆到底是叫重庆当代力帆,还是重庆斯威?频繁变动的队名,确实令人反感。
中超为什么要改中性名?
1、中超中姓名的意思是:在以往,中超球队更换一家赞助商或者老板之后,会直接在自己球队的名字里面加入那个企业的名字,但最新的规定出台,这种行为将会被禁止,取之而代的是像国外联赛一样,使用一个专一而又响亮的名号来作为队名,也就是中性化队名。
2、因为国家鼓励俱乐部去商业化。2015年3月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实现俱乐部的地域化,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的非企业化。中国足协在2020年12月通知要求,各职业俱乐部需在2021赛季开始前完成相关更名工作。
3、根据中国足协规定,2021赛季的中超、中甲和中乙各职业俱乐部名称必须“去企业化”,采取中性名称,否则中国足协不予注册资格。放眼世界上的职业联赛,几乎都是中性化的队名,欧洲五大联赛几乎找不到一支名称中带有投资人广告的球队,这是因为在高度商业化的联赛当中,中性化队名已经成为了基本要求和常规操作。
4、意思就是杜绝现在中超球队换一家赞助商或者老板就直接在自己球队的名字里面加入那个企业的名字,现在新规出台,这种行为将会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像国外联赛一样使用一个专一而又响亮的名号来作为队名。
5、中超中性名是一种为了尊重和包容性别多样性的命名方式。它指的是给同性恋、双性恋或变性者起一个性别中立的名字,以避免对其性别身份的假设或歧视。这种命名方式的出现是为了创造一个包容和平等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性别认同。
6、据悉,中国足协规定2021赛季起,中超各俱乐部必须采用中性名称,也就是说,几个月内基本上所有俱乐部都要涉及更改队名,包括一众在中超联赛打拼了多年的老字号,诸如国安、鲁能、亚太、建业等也不得不改弦更张,还好,据说申花是个例外。听此消息后,深不以为然,感觉这又是一个足协做出的想当然的决议。
中超16队更名一览
1、广州恒大改为“广州队”。山东鲁能泰山改为“山东泰山”。上海上港改为“上海海港”。北京中赫国安改为“北京国安”。江苏苏宁改为“江苏队”。天津泰达改为“天津津门虎”。河南建业改为“河南嵩山龙门”。河北华夏幸福改为“河北队”。重庆当代改为“重庆两江竞技”。
2、中超16队改名一览如下:广州恒大“广州队”、广州富力“广州城”、上海上港“上海海港”、江苏苏宁“江苏队”、天津泰达“天津津门虎”、山东鲁能“山东泰山”、大连人“大连人”、长春亚泰“长春亚泰”、武汉卓尔“武汉队”、河南建业“河南嵩山龙门”。
3、中超球队改名一览表如下:目前中超的16支球队都已经确定了新的中性化名称,上海申花、大连人、深足、北京国安和长春亚泰等球队保住了自己的名号,其他球队则做出了一些调整。北京国安、上海申花、长春亚泰、重庆两江竞技、大连人、广州城、广州队、河南嵩山龙门、深足和天津津门虎等球队暂时没有做出调整。
4、青岛队:保留了队徽大体结构,去掉了商业化元素,更改了队徽上的球队名称。1 上海海港:保留了队徽大体结构,去掉了商业化元素,更改了队徽上的球队名称。1 武汉队:保留了队徽大体结构,去掉了商业化元素,更改了队徽上的球队名称。中超联赛自2004年创立以来,一直是中国足球的重要赛事。
5、下面表格列出了参加2009赛季中超联赛的16支球队的历史变迁:(表格内容请参考相应资料)其中,4支非省会名称的球队:大连实德(原辽宁队)、深圳(原广州医药)、青岛(原山东鲁能)、长沙(原沈阳金德,因主场迁移更名)。4支从未降级的球队(1994-2008):北京国安、大连实德、上海申花、山东鲁能。
6、中超球队改名情况一览表如下:江苏苏宁 江苏队,广州恒大 广州队,河北华夏幸福 河北队,青岛黄海 青岛队,上海上港 上海海港,山东鲁能泰山 山东泰山,重庆当代 重庆两江竞技,河南建业 河南嵩山龙门,天津泰达 天津津门虎,广州富力 广州城。